欢迎您来到南京文艺生活网!

映见未来:影像的时代书写——“后浪”青年摄影人才培训成果展在宁开幕

2025-09-28发布 /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人阅读

925日,映见未来:影像的时代书写——“后浪”青年摄影人才培训成果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。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42位青年摄影师在系统培训后创作的专题作品,由著名策展人蒋澍带领青年摄影师团队共同策展并布展。作为江苏省首次采用“导师制结对陪伴式”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,展览突出展现青年影像创作者从“记录者”到“表达者”的显著转变。

当天下午,成果展论坛在南京市文联同步举行。获奖摄影师与指导导师齐聚现场,分享创作心得与培养感悟,为这场青年影像盛宴再添深度。

此次成果展是江苏省、南京市青年摄影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环节,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办,南京市摄影家协会、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。项目于20255月正式启动,面向全省青年摄影工作者公开招募,共吸引140余位创作者报名。经严格筛选,最终录取60余位学员,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95%,涵盖高校学生、职业摄影师、自媒体创作者等多元群体。经过线下培训、2个月创作后,最终共有11组优秀作品,31组入选作品入围本次成果展。

本次项目首次采用“集中培训+陪伴式培养”的创新模式,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。在628日至30日的集中培训中,邀请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解海龙、石广智等国内知名专家,围绕纪实摄影实践、行业动态等主题开展讲座。学员通过作品交流、外出创作、即时点评等环节夯实专业基础。随后三个月,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肖勇、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屠国啸,金像奖获得者贲道春、蒋澍以及部分省、市摄协主席团成员等10位资深摄影家组成导师团队,以分组对接形式(每位导师负责47名学员),全程指导学员完成选题策划与创作执行。这也是江苏省首次以“导师结对”方式推动展览筹备。

本次展览以“青春时代未来”为主题,展出作品涵盖城市文化、大国重器、乡村振兴等多元题材:从盐城“苏超”看台的沸腾夏日到千岛湖水下66年的静默纪事,从“沙戈荒”新能源长廊到舞台“淬炼”的幕后故事,一幅幅影像既是对“国之大者”的微观注脚,也是对“民之关切”的深情凝视。

在成果展论坛上,《梦想中场,生活前锋》的作者郑成思远谈道:“最初选题只停留在表面,是导师引导我做田野调查,才挖掘出乡村足球背后的少年梦想与乡土变迁,让我摆脱了‘随拍’困境。”常净媛分享《后浪同框:妈妈和我的相机玩具》的创作过程时说:“导师建议我打破‘专业壁垒’,将孩子的随手拍与我的创作结合,这才有了这份温暖的影像日记。”这些鲜活的经验,生动反映了项目带来的创作理念升华。

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肖勇在评述中指出,本次培训成果显著,青年创作者的题材贴近生活、视觉语言具有当代感,社会议题意识与影像组织能力均有提升,如周宇超《千岛湖水下66年沉没纪事》以湿版、AI影像等多媒介突破表达边界。

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黄一清表示,学员已呈现从“记录者”向“表达者”转变的趋势,虽在叙事深度、技术成熟度上仍有提升空间,但成长潜力显著。

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屠国啸强调,此次项目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培训,更是对青年摄影师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向的全方位引导。通过公益培训和长期陪伴指导,市摄协希望能挖掘和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摄影人才,为江苏乃至全国摄影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本次活动得到中新网、视觉江苏、紫金山新闻、紫牛新闻等媒体支持、宣传推介,特别致谢!

据悉,本次展览位于南京美术馆(常府街四条巷12号),免费对公众开放,展览将持续至1015日,开放时间为9:0017:00(每周一闭馆),参观无需预约。


摄影:段仁虎、褚旭峰,视频:余萍

关闭本页面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