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南京文艺生活网!

公教回顾 | 美学散步:近代美术转型的先锋小径

2025-07-22发布 /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人阅读

七月的金陵,暑气蒸腾,南京美术馆“美学散步——城市美学感知计划”路线三“近代美术转型的先锋小径”系列公教活动已走完探索征程。不同于“六朝艺术与金陵文脉”路线对历史底蕴的回溯,这条聚焦近代美术转型的线路,以先锋探索为笔,在城市空间铺展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的觉醒之路,三场活动串联起艺术先驱突破与革新的轨迹,带领参与者用脚步追寻转型的星火,以实践叩响时代艺术变革的门环。

第一场

古道观行:跟着徐悲鸿与傅抱石上班去

6月30日清晨,艺术爱好者们于北极阁公园牌坊下集合,开启“古道观行——跟着徐悲鸿与傅抱石上班去”之旅。大家沿鸡笼山古道前行,重走近代美术大师的“上班路”。途中,袁渊老师围绕徐悲鸿、傅抱石的艺术故事展开讲解,从他们在南京的创作轨迹,到对近代美术教育与创作风格转型的推动,让参与者在脚步的丈量中,感知大师们如何以艺术实践叩响近代美术变革之门,体会美术转型岁月里的奋进与探索。






第二场

探访“南石斋”:在AR视界中了解傅抱石

7月4日,南京美术馆沙龙展厅开展“探访‘南石斋’——在AR视界中了解傅抱石”活动。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作为主讲,先为参与者们梳理了傅抱石的艺术生平,讲述其在传统笔墨创新、美术思想突破等方面的探索,为近代美术转型注入的活力。AR漫游环节,打破时空界限,参与者沉浸式踏入傅抱石的传统书画世界,感受水墨在虚拟空间晕染,领会其艺术创作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巧思。现场互动里,大家围绕傅抱石对近代美术转型的影响交流探讨,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近代美术转型脉络的理解。


第三场

东南漫游: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起点

7月5日周六下午,“东南漫游: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起点”活动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大礼堂前开展。主讲人喻真桂带领大家参观国立中央大学旧址(现东南大学),回溯东南大学艺术教育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开启的历程,讲述了1906年督学李瑞清设“图画手工科”,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播下种子的故事。随后,杨明慧老师深入讲解了素描的专业技巧,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。在理论浸润后,参与者们拿起画笔,于东南大学校园内进行素描写生,亲身实践“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”的核心教学理念,感受技法训练的重要性。

活动还安排参观了东南大学亚洲建筑档案中心的展览《投射未来:直向建筑的项目图纸与模型》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李劢热情地为学员们进行了专业导览,揭示了建筑设计中图纸与模型的构思过程,体会近代美术教育转型中,对西方美术技法与教育体系吸纳、融合,为中国美术发展开拓新路径的探索精神。





“近代美术转型的先锋小径”系列活动,借由实地行走、AR科技、实践创作等多元形式,串联起近代美术转型历程中的关键人物、场所与教育实践。从大师足迹到艺术创新,从传统水墨新解到美术教育溯源,带领参与者们深入触摸近代美术转型的脉搏,在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肌理中,挖掘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深厚底蕴,让近代美术转型的探索精神,持续滋养当下的美学感知与艺术思考。

关闭本页面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