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艺评论】钟山艺谭|人人都可以拥有历史——评庞瑞垠长篇小说《补天裂》
2025-08-29发布 /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人阅读
韩松刚
《补天裂》是一部描写南京沦陷后全民参与抗日救亡的长篇小说。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庞瑞垠长篇小说创作的一贯风格,即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,以可知的地理坐标、可感的生活细节、可敬的人物形象等,为我们呈现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性篇章。
哪怕只是从这部小说的名字看,《补天裂》也是一部很有气势、很有力量的作品。“补天裂”,语出辛弃疾“看试手,补天裂”一句。辛弃疾化用女娲补天的神话,来展现矢志收复故国的热情和信念。
庞瑞垠的小说,有着强烈的“南京味道”。南京的历史、南京的风景、南京的生活、南京的百姓,凡此种种,都在他的小说中有所表现。《补天裂》也不例外,小说一开篇就弥漫着浓郁的南京意味,十里秦淮,处处是历史的痕迹。全篇更是将南京的文化、南京的记忆与南京人的塑造融为一体,还原出一段历史的全貌。
《补天裂》是一部历史小说。对于历史小说来说,一方面要尊重历史的基本史实;另一方面,则是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突出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。这两个方面《补天裂》都做到了。在虚和实之间,庞瑞垠取得了一种平衡。因此,你看他笔下的历史,虽然宏大,但不空泛,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细节作为支撑。你看他塑造的人物,虽然众多,但不脸谱化,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,每一个人都在战争的洪流中,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。
也正是因为这种“人人都可以拥有历史”的写作观,使得庞瑞垠的小说于细微处又有一种宏阔的全景式风貌。在这座千年古城中,成千上万的人在面临生死考验之时,迸发出人性的多面与微妙,英雄人物的“平凡性”和平凡人物的“英雄气”,都被庞瑞垠仔细地捕捉到了他的长篇书写之中。
“补天裂”,突出的是一种重建与拯救的勇气。庞瑞垠试图通过历史叙事,一方面做一种缝合历史裂痕的努力;另一方面,则是以一种更丰富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,让我们看到历史的纵深与复杂。就这样,庞瑞垠在写史和想象、历史和现实的穿梭中,让我们看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,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平凡和日常。
庞瑞垠在《补天裂·后记》中说,南京人乐观、直爽、坚韧,他要为抗战中的南京人作传。这也是他写作《补天裂》的另一个目标。在《补天裂》中,庞瑞垠塑造了舒晨、杜枚等人物形象,可以看作是他的具体实践。而这些形象之所以能够让人印象深刻,就是因为他写出了他们作为南京人的个性和气质。
《补天裂》的历史性、地域性固然明显,但我觉得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说,最为打动人的,还是它所塑造的各种各样的人物,正面的或反面的、英雄的或平凡的,典型的或非典型的,等等,是他们丰满了历史,并让自身成为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(作者系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,江苏省作协创作研究室副主任)